村网通总站 伊力特社区 xinjiang72.nync.com 欢迎您!
2017-04-05 17:32:36 来源: 点击:254
一、总体思路 按照“统一部署、系统布局、整合资源、持续稳定”的思路,系统梳理观测监测工作任务,加快构建以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和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为实施主体的工作网络,持续开展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 (一)统一部署。由农业部统一领导,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组建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形成中央-省-地三级联动、全国一体化的工作格局。 (二)系统布局。在任务方面,涉及到土壤质量、农业环境等10个学科领域,起步阶段可聚焦重点指标,积累经验、夯实基础后,再全面安排。在实施主体方面,依托农业部部属三院、省地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和相关技术机构等,在全国布局一批负责观测监测的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和负责数据分析研究的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三)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的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综合试验站等已有基础条件,统筹基本科研业务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经费等经费投入。 (四)持续稳定。积极争取中央、地方等经费支持,建立固定的专业人才队伍和观测监测站点,确保经费稳定、队伍稳定、场所稳定,连续系统地开展工作。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由500个左右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10个国家农业科技数据中心和1个国家农业科技数据总中心等构成的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网络,按照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构建土壤质量、农业环境等10个学科领域的基础数据库,研究提出一系列的专业性、综合性分析报告,为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等提供服务和支撑。 (二)工作任务。在土壤质量方面,重点监测土壤质量状况、肥料效应变化等。在农业环境方面,重点监测种植结构、气候变化等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在植物保护方面,重点监测农作物及草地病虫草鼠害发生、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在畜禽养殖方面,重点开展畜禽种质资源收集和养殖环境监测。在动物疫病方面,重点监测重要疫病分布、流行规律及发展趋势。在作物种质资源方面,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精准鉴定。在农业微生物方面,重点开展优异功能菌株筛选、保藏、评价。在渔业科学方面,重点了解我国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原因及水产外来物种分布状况。在天敌等昆虫资源方面,重点开展优异天敌等昆虫资源的收集评价。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重点开展主要农产品品质鉴定、污染物残留评价及预警分析。 三、工作要求 (一)系统布点观测。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是做好农业科技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的基础,要确保系统性、代表性,充分反映我国农情。经与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科学院等充分协商,初步遴选了456个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开展试运行工作。涉农高校等单位的观测监测站点,将在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启动运行、积累经验后再遴选布局。 (二)规范数据采集。要抓紧组建10个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和1个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确保工作经费和人员队伍。围绕10个学科领域,制定工作方案和观测监测、数据采集的标准规范,经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论证后,于2017年4月正式发布实施。 (三)深入分析数据。要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指导农业生产等角度,系统收集整理数据,深入挖掘和剖析数据,从而掌握动态、梳理规律、把握趋势,定期提出专业性、综合性分析报告,及时提交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四)长期持续运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各数据中心要与承担本学科领域观测监测任务的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进行有效对接, 5月1日之前,签订任务合同书,明确工作要求;8月1日之前,完成观测监测和数据收集整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试运行期间,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要积极主动与各学科领域数据中心对接,及时完成各项观测监测任务和数据提交工作,确保工作的长期性、连续性。运行一段时间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组织考核,选择工作认真负责、能够长期运行的依托单位,正式命名为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学术管理双线并行的管理体系,农业部负责统一领导、政策支持、监督把关,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负责具体实施、学术指导、考核评价。强化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等依托单位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层级负责人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提升效率。 (二)强化运行监管。明确工作要求,切实保障基本科研业务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经费等支持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建立分领域、分层级的科学考评机制、绩效激励机制,保障观测监测体系顺利运行。 (三)注重资源共享。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推进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和各数据中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开展农业数据资源挖掘的合作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 (四)提升技术保障。建立由农业领域科学家、战略研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加强学术指导。建立由数据库、数据分析、智能监测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支撑委员会,强化对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数据系统构建、运行维护、监测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撑。
附件1
10个学科领域的观测监测任务
序号 | 重点任务 |
(一)作物种质资源 | |
01 | 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
02 | 主要棉油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
03 | 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
04 | 主要蔬菜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
05 | 主要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
06 | 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
07 | 饲用植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
08 | 中国起源作物、乡土草种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
(二)土壤质量 | |
09 | 粮田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及田间生物群落监测 |
10 | 菜田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及田间生物群落监测 |
11 | 果园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及田间生物群落监测 |
12 | 茶桑园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及田间生物群落监测 |
13 | 热区农田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及田间生物群落监测 |
14 | 设施农田理化和生物性状及田间生物群落监测 |
15 | 草地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监测 |
16 | 机械作业方式对农田土壤环境影响监测 |
17 | 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性能参数监测 |
(三)农业环境 | |
18 | 粮食主产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变动监测 |
19 | 产地环境健康及危害因子监测 |
20 | 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影响监测 |
21 | 农田水分与灌溉水质监测 |
22 | 有机化学投入品对农业环境影响监测 |
(四)植物保护 | |
23 | 粮油作物重要病虫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 |
24 | 果树重要病虫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 |
25 | 蔬菜重要病虫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 |
26 | 经济作物重要病虫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 |
27 | 主要热带作物病虫种群监测 |
28 | 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群、个体变化及抗药性监测 |
29 | 农作物迁飞性害虫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 |
30 | 刺吸性害虫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 |
31 | 地下害虫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 |
32 | 农田杂草监测 |
33 | 农田鼠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 |
34 | 作物流行性病菌变异与抗性监测 |
35 | 重要病虫对主要粮食作物主推品种致病力变化监测 |
36 | 草地病虫鼠毒害草种群与个体变化监测 |
(五)畜禽养殖 | |
37 | 主要畜禽种质资源鉴定 |
38 | 饲料营养价值与营养需求监测 |
39 | 养殖结构和养殖方式变化监测 |
40 | 大中型养殖场环境变化监测 |
41 | 畜禽粪便成份变化监测 |
(六)动物疫病 | |
42 | 动物重要疫病监测 |
43 | 动物流感病原变异监测 |
44 | 口蹄疫病原变异监测 |
45 | 人兽共患病病原变异监测 |
46 | 寄生虫病变异监测 |
47 | 细菌性病原和耐药性监测 |
48 | 重点防范的养殖动物外来病监测 |
49 | 重要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病监测 |
50 | 动物屠宰和产品风险监测 |
51 | 水产养殖重大及新发疫病流行病学监测 |
(七)农用微生物 | |
52 | 肥效微生物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
53 | 生防微生物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
54 | 饲料/酶制剂微生物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
55 | 环境能源转化微生物与基因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
56 | 栽培用食用菌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
(八)渔业科学 | |
57 | 中国土著鱼种生物多样性评价 |
58 | 内陆流域濒危水生动物种群评价 |
59 | 水产外来种调查分中心与生态安全评估监测 |
60 | 近海养殖结构与环境容量评估监测 |
61 | 典型流域水产养殖结构和养殖方式变化监测 |
62 | 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监测 |
63 | 远洋渔场及关键渔业资源调查评估监测 |
64 | 水产养殖生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种质核心群监测 |
(九)天敌等昆虫资源 | |
65 | 农作物天敌昆虫及天敌螨类资源监测 |
66 | 特殊生境作物天敌昆虫及天敌螨类资源监测 |
67 | 新型蛋白质来源的昆虫资源收集评价 |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 | |
68 | 粮食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69 | 油料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70 | 蔬菜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71 | 果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72 | 畜禽产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73 | 奶产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74 |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75 | 特色产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76 | 热作产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77 | 农业投入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 |
附件2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总中心名单
序号 | 名称 | 依托单位 |
(一)数据总中心 | ||
01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
(二)数据中心 | ||
01 | 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02 | 国家土壤质量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03 | 国家农业环境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04 | 国家植物保护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05 | 国家畜禽养殖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06 | 国家动物疫病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07 | 国家农用微生物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08 | 国家渔业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
09 | 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10 |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